每逢四年一度的2026世界盃,總能掀起全球球迷的瘋狂討論。從小組賽到淘汰賽,從「越位」到「金球制」,不論你是足球老手還是剛入坑的新粉,都一定會在轉播或新聞中聽到許多專有名詞。如果沒有搞懂這些詞彙,往往會覺得比賽看得霧煞煞,更難跟上球迷朋友的熱烈話題。因此,熟悉世界盃的專有名詞,不僅能幫助你更深入理解比賽規則與戰術,還能在聊天時展現專業。本文將為你整理出2026世界盃最常見的專有名詞與簡單解釋,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想補充知識的球迷,都能透過這份懶人包快速掌握要點,看球不再只是「跟著喊」,而是帶著知識投入其中,享受2026世界盃的獨特魅力!

2026世界盃常見專有名詞介紹
小組賽(Group Stage)
世界盃開賽初期,32 支球隊會被分成 8 組,每組 4 隊。每組進行單循環比賽(每隊踢 3 場),積分前兩名晉級淘汰賽。
淘汰賽(Knockout Stage)
又稱「晉級賽」,從 16 強開始,輸球即淘汰,勝者進入下一輪,直到決出冠軍。
越位(Offside)
最常聽到的足球規則之一。當進攻球員接球時,若他比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更接近球門,便構成越位,攻方被判犯規。
補時(Injury Time)
因球員受傷、換人或拖延時間等原因,主裁判會在每半場結束後加上補時,用來彌補比賽中斷的時間。
點球大戰(Penalty Shootout)
淘汰賽若雙方踢完 120 分鐘仍平手,將進入點球大戰,輪流主罰 12 碼,決定勝負。
金球制 & 銀球制(Golden Goal / Silver Goal)
早期世界盃延長賽採用過的特殊規則:
- 金球制:誰先進球,立即結束比賽。
- 銀球制:若在延長賽上半場進球,等半場結束才算勝方。雖然已經取消,但仍常被球迷提及。
FIFA排名(FIFA Ranking)
國際足球總會(FIFA)根據各國家隊表現進行的世界排名,影響世界盃抽籤分組。
大巴戰術(Parking the Bus)
指防守球隊「全員退守」的戰術,比喻像把一輛大巴士停在球門前。常見於弱隊對抗強隊時,主打守住不失分。
黑馬(Dark Horse)
原本不被看好的球隊,卻能在世界盃中表現亮眼、擊敗強敵,例如 2002 年韓國、2018 年克羅埃西亞。
死亡之組(Group of Death)
分組賽中,若多支世界級強隊被分到同一組,該組就被稱為「死亡之組」,出線難度極高。
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
即「視訊助理裁判」,用於回放判斷進球、越位、紅牌或點球等重大爭議。自 2018 世界盃起正式使用。
Golden Boot(金靴獎)
授予世界盃射手王(進球最多的球員)的獎項,是前鋒球員最高榮耀之一。
Playmaker(組織核心)
指球隊中負責組織進攻、傳球調度的核心球員,常是中場位置。世界盃史上如薩內蒂、莫德里奇等都是典型代表。
Counter Attack(反擊戰術)
利用對手壓上進攻後的空檔,快速推進並尋找破門機會。許多世界盃「經典爆冷」都是靠反擊完成的。
Upset(爆冷)
指弱隊擊敗強隊的情況,世界盃最吸引人的魅力之一就是「冷門隨時可能發生」。
小結:
掌握這些 世界盃進階專有名詞,能讓你不只看進球,更能洞察戰術背後的深意。下次看比賽時,當解說員提到「黑馬」或「大巴戰術」,你就能秒懂,甚至和朋友侃侃而談,成為球局裡的戰術專家。常見問題 Q&A
Q1:為什麼有些球隊明明很強,卻會採用大巴戰術?
A:即使是強隊,若在比賽中遇到實力相近或比自己更強的對手,也可能採取「大巴戰術」來降低失分風險,等待反擊機會。Q2:死亡之組是不是一定會淘汰強隊?
A:不一定,但機率極高。因為強隊彼此消耗,往往會造成小國爆冷晉級,這正是世界盃最刺激的地方。
0 留言